- ■ 不要再說沒有時間 —— 書裡介紹的每個動作,只要5分鐘!
- ■ 不要再說沒有場地 —— 躺在床上,坐在椅子上,只要原地站起來,都是適合的地點!
- ■ 不要再說沒有輔具 —— 一條毛巾、一張椅子、就算什麼工具都沒有,動動身體和手腳就可以!
- ■ 不要再說不會瑜珈 —— 簡化瑜珈動作,設計40個入門拉筋伸展操,誰都做得到!
肩頸僵硬、腰痠背痛、一睡醒就提不起勁、頭昏腦脹呵欠連連、身心俱疲卻難以入眠等等,這些「不是病」的困擾,卻讓我們的生活品質直線下降……其實都是因為 —— 身體的氣血堵住了。
★ 胸悶,心情鬱悶時,你需要—— 疏通心經
按按 膻中穴,舒緩情緒,改善心悸
做做扶牆舞蹈式——幫助增進專注力,拋開負面情緒
★ 頸部僵硬,頭痛不適時,你需要—— 疏通膽經
按按 膏肓穴,緩解痠麻,使呼吸順暢
做做三角前彎式——促進心臟與血液循環,改善頭部不適
★ 腰部痠痛,下背痛時,你需要—— 疏通膀胱經
按按 命門穴,消除疲勞,強化腎功能
做做拔瓦斯式——深層按摩背部經穴,保持脊椎彈性
鑽研中醫經絡與瑜珈教學多年的瑜珈女王蔡祐慈,帶領讀者認識與五臟六腑相對應的十二條經絡,設計步驟簡單的瑜珈動作,透過拉筋伸展操來疏通瘀滯的經絡,搭配穴道按摩,立刻紓解各種不適症狀。氣血循環通暢了,病痛不用藥也能自癒!
認識經絡,從根源解決問題
雖沒什麼大病,身體卻總是出現大大小小的狀況,可以忍著就忍著,或藥房買點藥,真的不行了再看病,我們通常將這樣的身體狀態稱為「亞健康」。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多半需要久坐,再加上飲食不均、壓力大、缺乏運動,文明病難免找上門,大多屬於亞健康族群。
常見的問題像是肩頸僵硬、腰痠背痛,明明剛睡醒卻怎麼也提不勁來;一邊工作,一邊打呵欠,頭昏腦脹,注意力難以集中;已經累了一整天,好不容易躺在床上了,卻輾轉難眠,無法入睡;明明很餓,吃了一點東西後又覺得胃脹不適⋯⋯。這些困擾不會造成立即的病痛,卻默默的干擾著我們的生活品質,漸漸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健康,也因為這一切是如此循序漸進的發生,以致於人們也只能一點一滴試著適應,直到身體拉警報,才不得不到醫院報到。
你知道嗎?一般的疼痛和不適症狀,只要拉拉筋、按按幾個穴道,甚至拿一張痠痛貼布貼在適當的地方,並不需要刻意吃藥,就能大幅緩解。舉凡肩頸痠痛、手痠、腳麻、精神不振、頭昏腦脹、五十肩、電腦手和僵直性脊椎炎,甚至是呼吸不順、腸胃不適等,都可以用經絡按摩拉筋的方式來改善,但是要怎麼拉?按哪裡?貼哪裡呢?
人體的經絡錯綜複雜,要全盤理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本書並不是要深入介紹人體經絡有多麼奧妙,而是希望能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,幫助讀者開始學會與自己的身體對話。我們可以把經絡想像成流通在體內的溪流,若是溪流的水潔淨清澈,流動就會順暢穩定,當中若是有些雜質,也能順利被代謝排除;但若是中間堆積了過多的碎石、淤泥,那就會對整體運行造成阻礙,這就是中醫所說的「氣結」。我們每天都會接觸許多環境賀爾蒙,例如空氣污染、生活壓力、姿勢、飲食,都會使身體累積氣結,如果能經常關照自己的身體,就可以很敏銳的覺察到這些氣結所引發的不適,接收身體正發出的警訊,此時我們應該立即做出因應之道、解決問題,而不是強忍痠痛。我們都不難理解,溪流中要是有雜物,規律的經常清理,會比淤積堵塞後才處理來得容易得多。
從事瑜伽教學工作二十多年,我深知有太多人為痠痛所苦而遍尋不著解決方法,大部分的人默默適應著這些不適感,直到這些警訊漸漸加劇、累積成疾,最後,實在忍無可忍了再到醫院看醫生拿消炎止痛藥吃,陷入治標不治本的惡性循環中。
其實,現代人一般性的疼痛往往不是疾病所致,而是文明所帶來的「不平衡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固定某個動作時間太長,例如含著胸、駝著背打電腦,而沒有做反方向的擴胸伸展;坐著的時間很長,卻沒有花時間站起來走動;重複使用某些肌肉進行工作,卻沒有針對它收縮緊繃的狀態來進行紓緩伸展拉長。
文明病就是生活習慣病,只要願意稍作調整,遵循宇宙太極平衡的概念,一切問題都能從根源被解決。如果能進一步養成規律練習拉筋的習慣,並學會按摩幾個主要穴點,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自然能發揮其強大的功能,使身心靈時時保持在平衡與安適的狀態。
做對經絡按摩拉筋操的基本原則
書中介紹的經絡按摩拉筋操,動作都相當簡單,隨時想到就能做一做,簡單、快速、又有效,在練習的過程中,只須特別注意四個基本的原則,所有動作做起來都會非常舒服而放鬆!
1呼吸
當我們做拉筋操時,身體會感覺得痠痠緊緊的,此時呼吸容易變得急促,或者可能會不由自主的憋氣,如此會讓肌肉更為緊繃,無法達到良好的伸展效果,且做起動作來會感覺不舒服,想趕快停止。
所以,在動作過程中,記得一定要配合深長而緩慢的呼吸。有意識的慢慢呼吸,可使身體的肌肉放鬆,同時也能讓緊張、焦慮等負面情緒,快速的緩和下來,使身心達到平和而放鬆的狀態。一邊做拉筋操,一邊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還能同時達到正念靜心的修心效果。
吸的時候肚子鼓起,吐的時候腹部向內凹進,這是瑜伽運動中很強調的「腹式呼吸法」。吸氣肚子鼓起時,使橫隔膜有空間下降,肺腔自然的擴張;吐氣時肚子向內凹,橫隔膜被往上推擠,肺腔順勢縮小,空氣也就自然而然被擠壓出去。這樣的呼吸法不僅使呼吸更省力,也能更有效的吸入所需的氧氣供身體使用。(如下頁圖)
動作中,呼吸要保持緩慢而有規律,每次呼和吸,都以五秒為目標,可以在心裡默數,吸∼ 2345;吐~2345,依自己的情況來調整數數的速度。剛開始練習時,呼吸可能較短促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,呼吸的長度就會慢慢增加。每一個動作都停留五次深長的呼吸,總共約三十秒。
2 放鬆
現代人經常不知不覺的皺眉和聳肩,這兩個部位的緊繃,造成許多日常生活不必要的身心壓力。常常皺眉,會使眉心的位置出現兩條痕跡,表示頭部長期處於緊繃狀態,可能引發頭痛和憂鬱的症狀。
肩膀更是多數人最無法放鬆的部位,有些人甚至連睡覺都還聳著肩,這和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導致的精神緊繃有關。因此當我們在做拉筋操時,除了將對外在的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,也要特別提醒自己將眉頭鬆開、肩膀下壓,如此才能真正透過拉筋動作達到紓壓效果。
拉筋操不僅能幫助我們獲得身的放鬆,同時也能達到心的療癒,在一呼一吸間,感受能量在身體裡流通運行,暫時抽離繁忙的事務及雜亂的情緒,短短的五分鐘,便能感受到靜心冥想所帶來的內在安適。
3 平衡
在練習經絡按摩拉筋操時,我們必須遵循宇宙太極平衡的概念,也就是說,當我們伸展了右邊,左邊也就要跟著做;若做了往前伸展的動作,那麼也要記得做往後伸展的動作。一邊停留多久、伸展到什麼程度,另一對稱邊就要儘量相同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使用慣用手來從事各種工作,身體左右兩邊的肌肉難免處於不平衡的狀態,而我們也習慣含著胸工作,身體前方的動作較多,向後擴展的機會少之又少,生活習慣造成了現代人各種身心失衡的現象,透過經絡按摩拉筋操的練習,能幫助我們找回身心的平衡,帶著更輕盈的身體和心念,迎接每日的挑戰。
4 保持脊椎良好排列
在練習所有動作時,記得要拉直脊椎,使脊椎保持在中立排列(如下圖一),避免在彎腰駝背的姿勢下開始做伸展動作。脊椎拉長時,行經身體中軸的任督二脈流通順暢,此時所做的任何動作都能夠有效的促進其他經絡的流動,相反的,若在駝背的姿勢(如下圖二),或腰部過度伸張的姿勢(如下圖三)來做拉筋操,身體肌肉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代償,例如做側伸展時駝背,肩膀反而更加用力緊繃,使得我們原本想放鬆的肌肉,卻適得其反。因此,每一個動作雖然簡單,但起始動作務必要先調整到脊椎中立的排列再開始,才能輕鬆舒適的達到練習經絡按摩拉筋操的效果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