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手杖的支撐已經不足以讓爸媽安心行走時,許多孝親子女的下一步,便是考慮更穩固的「助行器」。然而,當您上網搜尋或實際到店面詢問時,可能會立刻陷入一個困惑:「為什麼有的助行器有輪子可以推,有的卻沒有?有的看起來像個框,有的卻像台小推車?」
其實,這正是「助行器 (Walker)」與「助步車 (Rollator)」最關鍵的差異。這兩者雖然都是助行輔具,卻是為了截然不同的使用情境與需求而生。選對了,能讓長輩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;選錯了,不僅浪費錢,更可能帶來安全風險。
這篇文章將由樂齡網的熟齡生活顧問,為您徹底解析這兩種輔具的關鍵差異,幫助您一次就搞懂,為家人做出最正確的判斷。
助行器 vs. 助步車,一張表看懂關鍵差異
在深入介紹產品前,我們先用一張比較表,快速建立這兩種輔具的核心觀念。
比較項目 | 助行器 (Walker) | 助步車 (Rollator) |
核心優點 | 極致穩定 | 高行動力 / 可休憩 |
主要缺點 | 速度慢、移動較費力 | 需使用者具備一定的手部煞車與反應能力 |
最佳使用情境 | 以室內為主的平坦路面、短距離移動與站立訓練。 | 戶外、室內長距離、需中途休息或購物的行程。 |
輪子設計 | 無輪 / 前兩輪 | 四輪 |
附加功能 | 通常無 (部分有起身輔助設計) | 座椅、置物籃、背靠帶 |
政府補助名稱 | 助行器 | 帶輪型助步車 |
專注「室內穩定」的守護者:助行器 (Walker)
助行器的設計核心,就是「穩定」。它通常由輕質的金屬框架構成,使用者需要將其「提起-放下」來前進,或是利用前輪帶動。這種行走方式雖然速度較慢,但能提供使用者最高等級的環繞式支撐與安全感。
當然,在路面平坦的戶外中庭或走廊,助行器同樣能提供最安心的保護。它的核心價值在於「每一步都穩若泰山」,特別適合以下幾種情境:
情境推薦(一):室內狹窄空間適用
傳統助行器寬度較寬,可能不易通過浴室門或狹窄走道。【NOVA】迷你款助行器就是為此而生,較窄的寬度設計,讓長輩在家中各個房間移動時,都能暢行無阻。
情境推薦(二):起身輔助加強
對於從馬桶、椅子起身特別困難的長輩,【NOVA】兩階式助行器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。它下方的握把,能讓使用者以更省力的方式,分段式地將自己「撐」起來,是術後復健或肌力嚴重衰退時的最佳幫手。
情境推薦(三):希望稍微省力
如果您覺得傳統無輪的助行器太過費力,可以選擇像【NOVA】樂活推推 GO 助行器這樣前方帶有輪子的款式。它讓使用者不需將整個助行器提起,只要稍微抬起後腳即可推行,在維持高穩定性的同時,也增加了移動的流暢度。
享受「戶外遠行」的好夥伴:助步車 (Rollator)
當長輩的活動範圍不再滿足於平坦的室內,而是希望能到公園散步、逛逛超市時,就需要一台兼具「穩定」與「續航力」的助步車了。助步車配備了四個輪子、手控煞車和座椅,它的設計核心,就是「自由」。
基礎入門款
豪華舒適款
戶外避震款
如果長輩喜歡到公園等稍微不平的路面活動,具備「避震」功能的款式就非常重要。【A&I】安愛人字型避震助步車,能有效吸收路面顛簸帶來的不適感,讓推行體驗更順暢。
頂級時尚款
誰說輔具不能是時尚配件?丹麥【byACRE】碳纖維享愛健行車,以其榮獲紅點設計大獎的北歐美學、全球最輕的碳纖維車身,徹底顛覆了傳統助步車的樣貌,是追求頂級生活品味的您,送給爸媽的最佳獻禮。
進階支撐款 (前臂支撐型)
對於上半身較無力、無法完全靠手腕支撐體重的長輩(例如:中風復健後期),【Wel-Partners】前臂支撐型助步車提供了更進階的解決方案。它能讓使用者將前臂倚靠在柔軟的托盤上,用更省力、更穩固的方式推行,是從助行器過渡到助步車的絕佳橋樑。
結論:我家到底適合哪一種?最終選擇指南
看完以上的介紹,相信您已經有了清晰的概念。最後,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問句來幫助您做決定:
- 您最主要的擔憂是「**在家中站不穩、容易跌倒**」嗎? → 請優先考慮**【助行器】**。
- 您最主要的期望是「**鼓勵長輩多出門、走更遠、並能隨時休息**」嗎? → 請優先考慮**【助步車】**。
想了解更全面的行動輔具嗎?
助行器與助步車是中度輔助的好夥伴。若想了解更輕便的手杖,或更省力的輪椅,歡迎回到我們的核心總覽文章!
回到【行動輔具選購指南】總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