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家中長輩的行動能力進一步退化,需要長時間依賴輔具時,「輪椅」便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夥伴。然而,這往往是子女們最感到徬徨、也最不捨的一個決定。請先放下心中的憂慮,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:輪椅不是限制,而是幫助爸媽保存體力、擴大生活圈、讓自由延伸的工具。
市面上的輪椅款式繁多,從輪子大小到附加功能,都有許多「眉角」。這篇全攻略將由樂齡網的熟齡生活顧問,帶您從最重要的幾大重點入手,釐清所有規格與術語,幫助您為家人找到最舒適、最安全,也最符合照護需求的輪椅。
第一步:決定「誰來推?」—— 介護輪 vs. 自推輪
這是挑選輪椅時,第一個也最關鍵的決定。輪子的大小,直接決定了輪椅的操作模式。
介護輪 (小輪):由照護者推行

輪徑較小(通常為12-16吋),需由照護者在後方推行,乘坐者無法自行操作。它的優點是重量較輕、體積較小,收納進汽車後車廂或在家中迴轉都比較方便。
自推輪 (大輪):乘坐者可自行操作

輪徑較大(通常為20-24吋),後輪外側附有手扶圈,乘坐者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撥動輪子前進。這對於上半身肌力尚可、希望能保有部分自主行動能力的長輩來說,是維持尊嚴與自理能力的絕佳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