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每一種熟齡日常,無論寵愛自己,還是貼心家人,都值得被好好設計👉找到最剛好的那一款

【元氣網x樂齡網】爸媽走路越來越不穩?從手杖、助行器到輪椅的「行動輔具」升級指南

爸媽走路越來越不穩?從手杖、助行器到輪椅的「行動輔具」升級指南

(本文由樂齡網「熟齡生活顧問」團隊提供)

「慢慢走,小心喔!」這句話,是否已成為您對家中長輩最常的叮嚀?看著爸媽因擔心跌倒、體力下降而漸漸減少外出,生活圈從公園、市場,慢慢退回到只剩社區中庭,甚至只在家中活動,身為子女總會感到不捨與擔憂。

我們總想為他們做點什麼,但直接提出「買個輔具」,又常常會遇到「我還不用那個啦!」的溫柔抗拒。其實,適時地為他們準備一個「合適」的行動輔具,並不是承認退化,而是幫助他們安心踏出下一步、重新擁抱世界的最佳方式。

但從手杖、助行器到輪椅,該如何「升級」才正確?本文將為您建立一套清晰的「行動輔具金字塔」,幫助您快速判斷家人的需求,做出最貼心的選擇。

基礎防線:從一雙安全的「熟年鞋」開始

在考慮任何輔具前,請先檢視爸媽腳下的鞋。許多長輩習慣穿著傳統拖鞋或不合腳的舊鞋,但這些鞋子的包覆性與防滑性都不足,是造成室內跌倒最常見的元兇。一雙好的熟年鞋,是預防意外的第一道、也是CP值最高的防線。

挑選重點:請務必記得「寬楦頭魔鬼氈防滑底」三大基本要求,才能給予足部最穩固的基礎。

想深入了解熟年鞋的挑選細節與品牌推薦嗎?
👉 閱讀【如何為長輩挑選一雙安全舒適的熟年鞋?】


第一級:輕度支撐 (手杖 & 散步車)

當長輩開始需要一個額外的支撐點來增加平衡感,或減輕外出提物的負擔時,就進入了輕度輔助的階段。這個階段的重點在於「增加信心」與「維持生活樂趣」。

挑選重點:手杖」的選擇關鍵,在於高度必須對準使用者**手腕**,才能有效支撐不費力;而「散步車」則是一個不像輔具的聰明選擇,它兼具購物與休憩功能,能大幅降低長輩的心理抗拒感,是鼓勵他們維持活躍社交生活的最佳夥伴。

想學習手杖正確用法,或了解更多時尚的散步車嗎?
👉 閱讀【爸媽的拐杖買對、用對了嗎?】
👉 閱讀【散步購物車選購指南】


第二級:中度穩定 (助行器 & 助步車)

當長輩步態變得明顯不穩,或體力下降無法久站久走時,就需要更穩固的環繞式支撐。這個階段的選擇,是區分室內外需求的關鍵。

挑選重點:以**室內短距移動、追求最高穩定性**為主,應選擇「助行器(Walker)」;若**經常外出、希望能走更遠並隨時坐下休息**,則應選擇有「輪子和座椅」的「助步車(Rollator)」。

想看更完整的規格比較與產品推薦嗎?
👉 閱讀【助行器 vs. 助步車選購指南】


第三級:長距代步 (輪椅)

當長輩已無法長時間行走,或下肢無力支撐體重時,請不要將輪椅視為限制,而是將它看作能「擴大生活半徑」的自由之翼。有了輪椅,家人才能更輕鬆地帶長輩去到更遠的地方,一同創造更多美好回憶。

挑選重點:第一個決定就是「誰來推?」。若主要由照護者推行,可選擇較輕便的「介護輪(小輪)」;若長輩上半身仍有力、希望能自理,則應選擇「自推輪(大輪)」。

想了解輪椅尺寸怎麼量、補助怎麼申請嗎?
👉 閱讀【為爸媽挑選第一台輪椅的全攻略】

結論:為家人的每一步,都做好準備

行動輔具的選擇,是一趟循序漸進的旅程。從一雙好鞋開始,根據家人的需求,適時地提供最合適的輔具,就是您能給予他們最實際的支持。讓他們知道,即使步伐變慢了,探索世界的腳步,也永遠不必停下。


本文由樂齡網「熟齡生活顧問」團隊提供。想探索更多關於居家安全、聽力保健的專業指南,歡迎參閱【熟齡安居指南】